首页|覆盖下雷竹笋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覆盖下雷竹笋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扫码查看
[目的] 雷竹是优良的散生笋用竹种,有机材料林地覆盖可以促使竹笋早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覆盖会造成雷竹林地下鞭系生长环境的剧烈变化,探究覆盖下竹笋箨叶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基础有重要意义.[方法] 以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覆盖雷竹林和自然经营雷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雷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指标.[结果] 1)与雷竹自然笋相比,覆盖笋箨叶的厚度、含水率、长宽比和长宽比可塑性指数及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 317. 65%、29. 82%、22. 90% 、26. 32% 、567. 59%和193. 93% ,而箨叶单叶的干质量、含水率、长度、面积和周长的可塑性指数及叶绿素( a、b、a+b)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 69. 44% 、68. 18% 、17. 65% 、21. 13% 、20. 83% 、94. 92% 、76. 15%和 92. 76% ,说明覆盖对雷竹笋箨叶形态总体上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有重要影响. 2)雷竹覆盖笋较自然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 43. 68%、89. 55%、128. 57%和125% ,而总酸、草酸、纤维素、苦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的含量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则相反,说明覆盖能显著降低竹笋的苦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提高竹笋的甜味. 3)冗余分析显示,雷竹笋箨叶叶绿素( a、b、a+b)对竹笋食味品质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箨叶厚度、长宽比、含水率、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 雷竹笋可通过箨叶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等性状的适应性变化来应对覆盖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明显变化,覆盖下竹笋食味品质明显改善,而且箨叶色素含量与竹笋食味品质关系密切,箨叶可能是通过光信号传导影响竹笋食味品质的重要器官.
Changes and Correlation of Sheath Leaf Traits and Taste Quality of 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Prevernalis' Shoots under Mulching

徐森、谷瑞、陈双林、郭子武、杨丽婷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

雷竹 竹笋 箨叶 形态 色素 食味品质 覆盖栽培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浙江省重点研发专项

2016YFD06009032017C02016

2021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1.57(9)
  • 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