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红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

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红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亚热带地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红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选取幼龄林(5年)、中幼龄林(8年)、近熟林(21年)、成熟林(27年)和过熟林(40年)5个生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浅盘法分离提取土壤线虫,分析土壤线虫密度,鉴定土壤线虫种属、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计算线虫香农多样性指数(H′)、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通过非度量多维度(NMDS)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1)共分离出9872头线虫,隶属68个属,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的线虫优势属存在差异,除幼龄林外,植物寄生线虫根结属在所有林分中占优势地位;2)随着林分发育,土壤线虫总密度及多样性指数均无明显变化;40年与5年、8年林分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说明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最高,捕食-杂食线虫次之,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高于食真菌线虫;随着林分发育,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在8年达到最低;随着林龄增加,食真菌线虫密度呈下降趋势,在5年达到最高;但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对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密度及相对丰度均无显著影响;3)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随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在21年达到最低;随着林分生长发育,瓦斯乐斯卡指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在5年林分显著高于40年.相关分析表明,瓦斯乐斯卡指数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植物寄生线虫密度及相对丰度与土壤总碳含量、土壤碳磷比呈正相关.[结论]在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中,植物寄生线虫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杉木人工林长期种植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尤其提高了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可能对森林土壤健康和植物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Nematode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d Soil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with Different Ages in Subtropical China

郑荧枫、王建青、邹秉章、王思荣、施秀珍、余再鹏、黄志群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 上杭 364205

人工林 线虫 土壤食物网 土壤健康 红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3190116531930077319011622020J011862020J01138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2)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