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羽化及生殖行为

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羽化及生殖行为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明纹侧柏松毛虫(柏科林木的主要食叶性害虫)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的规律,并通过林间诱蛾试验测试雌雄蛾之间的引诱活性,以期为明纹侧柏松毛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通过室外笼内人工饲养观察和野外诱蛾的方法,观察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羽化和生殖生物学节律.[结果]成虫羽化集中在晚上(19:00—2:00),日羽化高峰集中在21:00.2019年与2020年的羽化期不同.2019年养虫笼内的蛹7月初开始羽化,7月底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29日左右),8月中旬羽化逐渐减少;2020年养虫笼内的蛹羽化日期晚于2019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8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8月11日左右),之后逐渐降低.在羽化高峰期之前,雄蛾羽化数量多于雌蛾,高峰期后,雌蛾羽化数量较雄蛾多.2019、2020年的成虫羽化率分别为83.8%、88.5%.雌雄蛾的性别比例为1:1.04(2019)和1:1.01(2020).未交配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4.05、5.84天,交配后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3.69、5.33天.雌蛾在羽化当日即观察到有求偶行为,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晚上,其中1日龄和2日龄成虫在晚上的第6~8h求偶率最高,分别为40%和45.5%,之后随着日龄增大,求偶行为提前且求偶率逐渐下降.交配与求偶节律一致,其中2日龄成虫在晚上的第6~8 h交配率最高(45%),随着日龄的增大,交配行为提前且交配率下降.交配与未交配雌蛾均可产卵,交配后的雌蛾产卵量为154.1粒,卵平均孵化率为94.8%;未交配雌蛾产卵量为160.7粒,卵孵化率为0.野外诱蛾试验表明,处女蛾均可引诱到雄蛾,其中2日龄处女蛾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雌蛾,而空白诱捕器和雄蛾均未引诱到成虫.[结论]明纹侧柏松毛虫的成虫羽化和生殖行为存在明显的时辰节律.日龄是影响成虫求偶与交配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日龄的增大,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发生的时间提前,且求偶率与交配率降低.
Emergence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 Lepidoptera: Lasiocampidae)

荆小院、闫玮华、刘红霞、许胜利、靳嵘、高茹、宗世祥、张金桐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太谷 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基础部 太谷 03080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鄂尔多斯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准格尔旗 017100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 100083

展开 >

明纹侧柏松毛虫 羽化 求偶 交配 田间诱蛾

北京市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Z1711000014170052018YFD0600200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