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建群蜂数对肿腿蜂子代性比的影响

不同建群蜂数对肿腿蜂子代性比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性比可调节是寄生蜂一种很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局部配偶竞争理论认为偏雌性比是大多数群居型寄生蜂的进化稳定策略,而当建群蜂数量增加时,这种偏雌性比才会被打破并趋于雌雄均等。肿腿蜂是天牛和吉丁虫类等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其性比结构是保障生防效率的基础。为了明晰肿腿蜂的性比结构,探明改变建群蜂数量是否会促使肿腿蜂调节其性比,并同时探究局部配偶竞争模型是否适用于预测肿腿蜂类寄生蜂的性比。[方法]本研究选择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和松墨天牛肿腿蜂为试验对象,分析了当建群蜂数分别为1~8头时其子代性比和单雌子代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3种肿腿蜂在不同建群蜂密度下的实测性比与基于局部配偶竞争模型的预测性比的差异。[结果]3种肿腿蜂均为高度偏雌性比。子代雄性比随建群蜂数量增加有一定幅度的升高。增加建群蜂的数量使单雌平均子代数减少,单雌平均子代数与雄性比呈显著负相关。1~8头建群蜂数下,3种肿腿蜂实测性比均低于10%,与局部配偶竞争模型的性比预测值偏离较大。[结论]肿腿蜂的偏雌性比是一种进化稳定的特征,当建群蜂数量增加时,子代雄性比会呈小幅增加,但高度偏雌的性比不会因建群蜂数量的增加而被均衡化。局部配偶竞争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肿腿蜂在不同建群蜂数量下的性比变化规律。
Effects of Different Foundress Densities on Sex Ratio of the Offspring of Bethylid Wasps

唐艳龙、王丽娜、王艳芹、张彦龙、王小艺、魏可

展开 >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遵义 5630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性比 局部配偶竞争 寄生蜂 生物防治

31901319317005732018YFC1200400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6)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