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生态保护修复进程下的黑龙江省NP P时空演变及突变模式

中国生态保护修复进程下的黑龙江省NP P时空演变及突变模式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实施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和突变模式,以期为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已验证的TEC模型和中国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集(2000、2010和2020年),采用Sen趋势度估计法、M-K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2000—2020年NPP变化趋势和突变模式.利用空间叠加分析输出土地覆盖类型转移矩阵,探讨2000—2020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黑龙江省NPP的影响.[结果]1)2000—2020年黑龙江省NPP年均值极显著增加,2010年后增长率明显上升,并在2020年达到新高.2)NPP突变时间分布较广,呈阶段性变化,在2010年出现峰值.突变高发期和峰值时间与中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关键节点高度吻合.ZZ模式(突变前后均为增加趋势)是黑龙江省最明显的NPP突变模式.FZ模式(突变前为减少趋势,后为增加趋势)森林面积比例最高,表明生态修复成果显著.2010年之后正向突变(ZZ和FZ模式)面积占突变总面积的百分比趋于平稳,占比每年均达96.9%以上.3)森林、农田和草地是2000—2020年黑龙江省年平均NPP总量的前三名.农田年NPP总量增加较快,在全省中占比极显著增大.4)2000—2010和2010—2020年生态保护修复对修复区域NP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分别为56.8%和33.2%.[结论]2000—2020年黑龙江省在拥有强大碳储量的基础上,仍表现出持续增强的植被固碳能力.未来可加强对农业碳汇潜力和固碳方式的关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对植被NPP产生重要影响.在东北森林带生态重大工程建设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将具有更大的植被固碳能力,并在全球和区域碳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Patterns of Abrupt Changs of NPP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China

程春香、于敏、毛子军、谢连妮、张永成、孙涛、徐作敏、吴双、荔千妮、徐嘉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 哈尔滨 150030

双鸭山市气象局 双鸭山 155100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NPP 生态保护修复 植被固碳能力 碳汇 突变模式

FY-APP-2021.0303FY-303-AS-12CXFZ2022J041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7)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