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碳收支核算的钱塘江流域森林碳补偿机制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钱塘江流域森林碳补偿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对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收支进行核算,据此计算和模拟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森林碳补偿额度和标准及补偿对象和空间选择,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流域及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碳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以IPCC清单法为基础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计算钱塘江流域县域单元的碳排放量,采用CASA模型计算钱塘江流域各县域单元的碳吸收量,并利用Arcgis软件分区统计森林碳吸收量,分析森林碳吸收对总碳吸收的贡献.采用碳补偿模型计算钱塘江流域森林碳补偿金额,模拟碳补偿对象及空间选择.[结果]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强度两极分化明显,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集中于流域的东北部即余杭区、杭州市市区和萧山区.流域内重要生态功能区碳排放强度较低.与碳排放量相反,流域内经济发达区域碳吸收量较少,杭州市市区的碳吸收量最少.森林碳吸收量对域内总碳吸收量贡献最大,且吸收量呈总体上升趋势.流域内经济发展越好、城市化越快速的县域单元,其森林碳补偿率越低,反之森林碳补偿率越高.常山县、开化县、桐庐县、建德市和淳安县因森林碳收支盈余大而能获得较高的碳补偿额度和标准,临安区、余杭区所获得的补偿额度和标准较低.杭州市市区和萧山区因其森林碳收支赤字大而要付出较大的补偿额度和标准.淳安县、建德市、开化县、常山县、余杭区、临安区、富阳区、桐庐县为森林碳补偿接受区及补偿对象.[结论]钱塘江流域各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不匹配,碳供需错配问题严重,需要采取多元化森林碳补偿方法、明确森林碳补偿对象、健全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协调机制以及建立基于碳收支核算的国家重要功能区森林保护建设制度等措施,率先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流域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全国建立生态系统碳补偿机制提供示范.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Forest Carbon Sink in the Qiantang River Basin Based on Carbo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ccounting

孔凡斌、曹露丹、徐彩瑶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杭州 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杭州 311300

碳中和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流域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课题暨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项目

Z22D0106864207128321YJRC2ZD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9)
  • 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