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转BpGLK裂叶桦生长变异、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

转BpGLK裂叶桦生长变异、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

扫码查看
[目的]通过研究转BpGLK裂叶桦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为后续转BpGLK裂叶桦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的转BpGLK裂叶桦(RE1~RE5)为研究对象,检测外源基因稳定性;测定其生长特性、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转BpGLK株系中的外源Bar基因及BpGLK干扰片段仍然整合于其基因组中,在生长方面,RE株系高于或显著高于WT株系(RE3例外).RE株系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WT株系;而速效磷、全钾及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WT株系(RE1例外)(P<0.05);RE株系的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低于或显著低于WT株系,而中性蛋白酶活性则显著高于WT株系.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在细菌方面:RE株系与WT株系间无显著差异;而真菌的丰富度高于或显著高于WT株系,多样性则与WT株系差异不显著;RE株系的Saccharimonadales、酸热菌属等8个菌属显著高于WT株系,而Candidatus_Solibacter等4个菌属则显著低于WT株系;真菌群落中棉革菌属是RE株系根际土壤的优势类群.[结论]2年生的转BpGLK裂叶桦生长表现优于野生型,尚未发现转基因活动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不利影响.
Growth Variation, Rhizosphere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ransgenic BpGLK Betula pendula 'Dplecprlicp'

曹俐、王阳、杨蕴力、郑雨、王伟、刘桂丰、姜静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40

桦树 转基因 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东北地区珍贵树种良种选育、高效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

GA19B201

202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2.58(1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