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文旅融合背景下施秉县苗族"刻道"的保护与传承
文旅融合背景下施秉县苗族"刻道"的保护与传承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苗族"刻道"也称"刻木",译为《苗族开亲歌》,是苗族群体中唯一保留至今的刻木记事符号,记录了古代苗族婚姻的起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认识和研究苗族文化的活态资料.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文化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文旅融合发展为施秉县苗族"刻道"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以贵州省施秉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刻道"为对象,对保护和传承苗族"刻道"的路径进行思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宇
展开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刻道"
保护
传承
出版年:
2024
旅游纵览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旅游纵览
ISSN:
1004-3292
年,卷(期):
202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