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省中山地区蜚蠊中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监测与分析

广东省中山地区蜚蠊中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监测与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蜚蠊中沃尔巴克氏体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采集广东省中山市的常见蜚蠊种类,通过扩增沃尔巴克氏体的wsp基因并测序判断其是否感染,同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用配对设计t检验分析不同种类雌雄个体感染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检测12种154只蜚蠊样本,其中5种42只蜚蠊检出感染沃尔巴克氏体,个体感染率为27.27%,且雌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t|<t0.01(4)=2.776,P>0.01).共获得8个wsp基因单倍型序列,其分别属于wAlbB、wAlbD和wAlbF型沃尔巴克氏体.结论 首次发现维丽斯璐蠊、中华玛啦蠊、姬蠊科sp.、玛蠊属sp.1和玛蠊属sp.2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其基因型属于wAlbB、wAlbD和wAlbF型,且可能在维丽斯璐蠊体内检测到1种新的wAlbF基因型的沃尔巴克氏体.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ymbiotic Wolbachia in cockroaches at Zhongshan area

陈佩、陈健、邱德义、何秋星

展开 >

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中山528403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510006

蜚蠊 沃尔巴克氏体 wsp基因

国家质量基础项目国家质量基础项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

NQI2016YFF02032052015IK0692015A050502009

2017

媒介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媒介

ISSN:1007-0923
年,卷(期):2017.28(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