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昌地区2016年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

南昌地区2016年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南昌市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5-10月,在南昌市所有县(区)的居民区、公园和建筑工地采集蚊幼虫,取实验室饲养至3龄末4龄初的蚊幼虫进行测定.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密度监测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蚊幼虫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勺捕法.结果南昌地区白纹伊蚊成蚊全年有6月和10月两个活动高峰,平均帐诱指数为2.46只/(顶·h),BI平均为4.91.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DDT均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幼虫对DDT、DDVP、残杀威和氯菊酯表现为中等抗性水平,抗性倍数在15.53~30.07倍之间,对氯氰菊酯表现为相对敏感.结论 加强对白纹伊蚊抗药性和密度消长监测,合理轮用杀虫剂,减缓抗药性产生,能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
Study on the seasonal dynamics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Dengue vector, Aedes albopictus, in Nanchang, 2016

刘仰青、马红梅、柳小青

展开 >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南昌330038

白纹伊蚊 抗药性 密度监测 季节消长

2017

媒介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媒介

ISSN:1007-0923
年,卷(期):2017.28(5)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