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中的"女英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画报、电影、戏曲等多种文化媒介用以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抗战的关键形象之一,郑梅清、杭穉英、周柏生等月份牌画家以凝聚救国共识、聚合抗战力量为目的而联合创作的《木兰还乡图》便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作为抗战爱国话语的一次成功实践,图像中的"女英雄"形象与此前流行的,作为商业促销策略的"摩登女郎""传统仕女"月份牌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作着重表现花木兰战场凯旋的情景,以更广泛的多元情感观照、更全面的视觉"议程设置"和更广阔的意义表达空间,呈现出了更为综合的公共传播能量,成为当时众多媒介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