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亨利·墨菲与作为设计方法的"适应性调整"——从墨菲档案再思原燕京大学校园设计本土化的内涵与路径

亨利·墨菲与作为设计方法的"适应性调整"——从墨菲档案再思原燕京大学校园设计本土化的内涵与路径

扫码查看
本文依据墨菲档案等历史资料,重新探讨了原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园设计的本土化路径,展示了20年代设计理念在宗教本土化运动和民族主义双重理念背景下的一种适应性方针.20世纪20年代,本土化是西方在华教育机构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燕京大学作为一个重要案例,其校园设计的本土化探索反映了一种独特的适应主义本土化策略.本文旨在梳理和解析燕大校园设计的本土化理念,进一步讨论设计理念在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融合与冲突.研究表明,燕大校园设计的本土化体现为一系列适应性调整,并与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的实际应用相呼应,墨菲提出的"适应性建筑"策略不仅仅是对建筑功能和环境的适应,也是对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

张萌秋

展开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密苏里大学

燕京大学 校园设计 本土化 适应性建筑 亨利·墨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23ZD14

2024

美术学报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学报

影响因子:0.133
ISSN:1004-1006
年,卷(期):2024.(1)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