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鹤楼记与怡亭铭的接受比较——兼论石刻书法景观的接受问题

黄鹤楼记与怡亭铭的接受比较——兼论石刻书法景观的接受问题

扫码查看
通过对比唐永泰元年(765),同由李阳冰在鄂州地域以篆书书丹的黄鹤楼记石碑与怡亭铭摩崖在后世的流传情况,可对石刻书法景观的物质与文本形态进行双重思考:可知依赖于人文建筑而产生的石刻文献,从物质形态而言,因其可移动性与所在地人流量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物质形态的自然存亡速度;从文本形态而言,基于工具书性质的类书与史书性质的金石文献编纂宗旨不同,石刻文本的传播效果也有差异.而从书学史而言,有遗迹存世的石刻自然更为人瞩目,综合考察石刻的物质与文本形态,物质形态的存世更利于石刻的多维传播.此外,反思石刻作为书法景观的接受问题,可知石刻景观的空间组织形式、规模、产生时间与景观的持续性都密切相关,石刻作为景观对书法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罗昌繁

展开 >

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阳冰 石刻 景观 物质文化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开放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19Z0923BZW062

2024

美术学报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学报

影响因子:0.133
ISSN:1004-1006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