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17世纪中日交流中的"行乐图"意涵变迁:以木庵题日本人檀越像为中心
17世纪中日交流中的"行乐图"意涵变迁:以木庵题日本人檀越像为中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国明清之际的"行乐图"肖像,随着17世纪黄檗宗东渡后传入日本,在禅师和中国人檀越中得到继承.但在日本人檀越像的绘制方面,则在图像和内容涵义上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图像向着中国便服像的样式变迁,涵义则向着皈依和修行的意义变迁.本文以数件木庵题日本人檀越像为例,就这一此前未得到充分讨论过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文章指出,日本人檀越像的变迁,其实质是中日文化交流中微妙的继承、渗透和转变现象,既体现了日本人檀越形象对中国意涵的适应和皈依,也体现了中国禅师对日本人檀越教化并获得诚挚崇敬的良苦用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施錡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所
关键词:
行乐图
木庵
日本人檀越
游戏禅苑
黄檗宗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编号:
22BF102
出版年:
2024
美术学报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学报
影响因子:
0.133
ISSN:
1004-1006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