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扫码查看
以30年来南疆自育的33个新陆中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研究发现:33个自育品种通过聚类被明显地划分为两大类,第2类群自育品种遗传基础较第1类群品种有所拓展和丰富,基础遗传组分呈现逐渐拓宽的趋势.同一个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均聚为同一类,说明不同育种单位在常年选育过程中积累形成了本单位的优势和各自育种方向特点.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随着新疆栽培模式的变化,自育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松散型转变,果枝由短果枝向Ⅰ型和Ⅱ型中长果枝类型转变,蕾铃分布由内围铃向外围扩展,蕾铃空间结构更加合理.自育品种在产量性状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单株铃数呈现递增趋势,铃重从大铃逐步向适中的铃重范围靠近,衣分提高的潜力巨大.早熟性状选择进一步加强,这为产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基础.自育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在育种演变进程中继续得到保持和加强,品质优势较为明显.
Genetic Diversities of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in South Xinjiang

艾先涛、李雪源、沙红、王俊铎、郑巨云、莫明、吐尔逊江、多力坤

展开 >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新疆

新疆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

2007Q01

2010

棉花学报
中国农学会

棉花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27
ISSN:1002-7807
年,卷(期):2010.22(6)
  • 1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