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考——以玉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实践经验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考——以玉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实践经验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是一个大工程,这个工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楼房好看了、道路宽敞了、游园美丽了、衣食无忧了,更在于文化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富足、业余生活的文明.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谢天球
展开 >
作者单位:
玉溪市聂耳文化中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出版年:
2024
民族音乐
云南省文化馆
民族音乐
影响因子:
0.1
ISSN:
1617-2196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