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共同富裕的三重阐释路径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共同富裕的三重阐释路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阐释何以可能"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亟待回应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整体性视域下的逻辑演绎与历史考察,进一步明晰了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意蕴:在历史唯物主义维度上,共同富裕的唯物主义特质与生产逻辑内在契合,特别与生产逻辑的历时性、主体性、实践性具有一致性,由此进一步确认共同富裕是在历史中展开、在人民中蕴含、在实践中生成的;在政治经济学维度上,资本批判系统论证了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的不兼容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资本的生产、分配和积累等过程内在规定了两极分化,由此有力证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共同富裕的不可能性;在科学社会主义维度上,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意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共同富裕的制度要求与共产主义在原则上高度一致,二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实践形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得以推进和拓展,从而实现了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包炜杰
展开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整体性
共同富裕
生产逻辑
资本批判
共产主义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0&ZD008
出版年:
202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13
ISSN:
1004-5961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