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贫困—贱民"问题起源于英国政治经济学对无产者的道德化批判.这一批判通过把劳动贫民转化为不劳动贫民、把结构性剥夺转化为个体性堕落,解决了"劳动贫困"的现实与"劳动所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进而维护了资产阶级财富正义性的基石——劳动所有权原则.黑格尔虽然试图克服国民经济学对贫困的自由主义解释,但因其对劳动所有权原则的坚持而陷入了贱民是"不法还是正义"的困境.马克思通过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理论把黑格尔的贱民问题重构为无产阶级问题,批判了劳动所有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误用,解决了黑格尔的困境,同时构成了对资产阶级自诩的正义的颠覆性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