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赵必振译《近世社会主义》之马克思"历史论"考释
赵必振译《近世社会主义》之马克思"历史论"考释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赵必振所译《近世社会主义》中以较大篇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阐述,但因直接受福井准造日文本《近世社会主义》、间接受美国政治经济学家伊利《现代法国和德国的社会主义》的影响,只使用了"历史论",而未用"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之类译名,导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首次出场有其"实"而无其"名",但这并不影响这一译本独特的历史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进程看,该译本至少有三方面重要贡献:第一,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介绍到中国;第二,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文译介中涉及马克思及其思想学说的内容多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否定不同,赵必振译本对马克思其人及其思想学说高度赞赏,是在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译介马克思的思想学说;第三,赵必振的译介工作是在其个人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的窘境下进行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展现的高尚人格和学术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宪明、姬泰然
展开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赵必振
《近世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福井准造
伊利
出版年:
202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13
ISSN:
1004-5961
年,卷(期):
2024.
(2)
参考文献量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