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如何构想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对当代"马克思傅立叶化"思潮的批判

如何构想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对当代"马克思傅立叶化"思潮的批判

扫码查看
马克思与傅立叶的思想关联性在当代得到了重新反思.一些西方学者试图挑战传统的"科学—空想"的对立性解读范式,围绕未来理想社会的自由劳动这一议题构建起二者的关联性,甚至认为傅立叶要素构成了马克思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马克思与傅立叶在"主张劳动变换"和"劳动与愉悦应该统一"两大命题方面只是存在形式上的相似性,他们在讨论自由劳动的动力和意义时其理论视野存在悬殊的差异.面对"肮脏劳动"与"协调难题"两大典型诘难,马克思而不是傅立叶提出的自由劳动方案作出了更具现实性和合理性的回应.当代研究在指认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理想主义成分时,仍然需要遵循马克思自身倡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钟晨宁

展开 >

北京大学哲学系

自由劳动 情欲 机器大工业 自由王国

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

TJKS22-001

202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13
ISSN:1004-5961
年,卷(期):2024.(2)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