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费尔巴哈哲学局限性的明确指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费尔巴哈哲学局限性的明确指认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公开批判集中发生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学界公认的一个理论事实.但是,该提纲尤其是提纲的第一条绝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它的理论源头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集中体现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体现于该批判部分所制定的"感性活动"概念.这也是学界,至少是学界大部分学者公认的一个理论事实.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从"感性活动"到"实践"的思想过渡和理论进展,似乎仍不足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思想关联.如果我们能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局限性的直接判断和明确指认,并依据文本逻辑完整呈现出它与"感性活动"概念制定之间的思想历程,那么,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走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通道必将获得直接性而非推断性呈现.同时,它也将有力地证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本主义阐释方案是站不住脚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范迎春、卜祥记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
人本学唯物主义
抽象形式
批判的形式
出版年:
202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13
ISSN:
1004-5961
年,卷(期):
2024.
(3)
参考文献量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