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耐特和朗西埃分别是当代德国与法国批判理论的传人,他们之间的直接对话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二人在理论归属、问题关切和批判方法上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共识.但由于德国与法国的批判理论传统之间的异质性,二者的理论在价值预设、主体逻辑和解放路径上又存在深刻差异.霍耐特继承了黑格尔法哲学对自由的肯认态度,从自由出发建构主体寻求承认的行动逻辑.朗西埃则试图通过扭转不平等的感性分配来中断治安秩序,在以审美革命重构政治的过程中实现解放.德国与法国批判理论传统之间的异质性在霍耐特和朗西埃的理论交锋中得到系统澄明,其根本差异在于德国的批判理论传统走的是一条内在批判道路,即紧扣生活领域中那些被视为具有必然性的内容展开批判,在社会形态内部寻找社会转型的可能性;法国的批判理论传统走的是一条外在批判道路,讲求差异化、多元化,甚至不惜牺牲对象自身的内在结构和历史,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外部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