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按照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整体设计理念及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小学教师就不知道学生在初中将要学习的内容,难以做好相应的基础性铺垫;而初中教师也无法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另外,教过七年级新生的教师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尤其到了八年级分化情况更为严重(现在已经提前到七年级),由此必然会出现小学和初中在教育教学衔接上的断层现象,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中学教学,促进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树立"大课程观",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