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搜集患者完整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呼衰组)和非呼吸衰竭组(非呼衰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体质量指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白蛋白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同时,依据疾病转归情况,将呼衰组分为死亡组和恢复组,组间比较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结果:呼衰组48例,年龄为(75.1±3.7)岁,病程为(16.5±4.1)年,极重度35例,中重度13例,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5.2±1.0)次,体质量指数为(18.6±1.6)kg/m2,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75.0%(36/48),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37.5%(18/48),白蛋白为(29.1±1.8)g/L,尿酸水平为(271.4±53.7)mmol/L.而非呼衰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4.6±3.4)岁,病程为(17.1±4.4)年,极重度44例,中重度48例,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2.8±0.9)次,体质量指数为(21.4±1.3)kg/m2,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29.3%(27/9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66.3%(61/92),白蛋白为(33.8±1.2)g/L,尿酸水平为(328.5±43.2)mmol/L.呼衰组体质量指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白蛋白及尿酸水平低于非呼衰组,极重度患者比例、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高于非呼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pH值、血钠、血氯、血糖、心力衰竭及肺性脑病发生率高于死亡组,而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情程度、体质量指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白蛋白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可能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加强血气分析、电解质以及心肺功能监测.

常宝珠、王柯静

展开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2020

魅力中国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魅力中国

ISSN:1673-0992
年,卷(期):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