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包括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训练意识、培养锻炼兴趣、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等.小学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方面考虑选择适合小学生身体发展的运动.小学生的骨骼还未发育完全、骨线尚未缝合,身体素质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好,比较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选择温和的、刺激性较小的、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作为训练项目.通过科学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训练技巧,避免过度的、不恰当的运动给学生身体带来的韧带受伤、肌肉拉伤等伤害.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树立合理锻炼、健康生活的体育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充当训练引领者,要把"引领者"的身份分享给学生,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运动作为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汗水和辛苦,让学生在充满刺激的训练环境中不断磨炼自身意志和坚强、团结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