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流动性"何以成为审美特征?——基于19世纪法国绘画现代性视角的考察

"流动性"何以成为审美特征?——基于19世纪法国绘画现代性视角的考察

扫码查看
法国诗人斯特芳·马拉美首次提出"微妙的现代流动性"这一说法,用来描述具有音乐性的诗歌语句及其艺术特征.从此以后,"流动性"特征开始进入艺术作品的研究视野,特别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尤其明显."流动性"这一术语开始成为限定某种绘画的技术、风格的概念范畴,在其被归纳为讨论图像艺术的一种形式特征的同时,也不断趋近于可以锚定"印象派"风格的一个美学特性.对"流动性"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考察,不仅有助于对审美现代性话语构成体系的补充性认识,而且还能够从现代性视角明晰"流动性"中包含的非理性审美转向,同时反过来为现代化语境提供审美观念变迁的现代性意义.

刘子琦、诸葛沂

展开 >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流动性 审美特征 现代性 印象派

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培育项目

209-AC9103-23-368072025

2024

美术观察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07
ISSN:1006-8899
年,卷(期):2024.(3)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