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争议和接纳: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中国(1910-1950)

争议和接纳: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中国(1910-1950)

扫码查看
日本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接纳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初,而中国则是在20世纪初才接触到这一艺术流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艺术家的主要目标不是参与已经过时的现代艺术运动,而是将早期的西方艺术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为他们认为迫在眉睫的中国艺术革命吸取经验教训.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的争论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主要通过作为西方艺术的参照点来影响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这些相互交织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被接纳的情况、对西方艺术中的中国概念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学中的地位,及其在国际化和民族化之间的摇摆,以使我们更好地定义这一独特且原始的中国现代艺术.

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徐立青

展开 >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印象派 后印象派 徐志摩 徐悲鸿 李叔同

2024

美术观察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07
ISSN:1006-8899
年,卷(期):2024.(5)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