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抗战时期成都地区关于国画改良的理解与实践——由1943年围绕徐悲鸿的一次论争谈起
抗战时期成都地区关于国画改良的理解与实践——由1943年围绕徐悲鸿的一次论争谈起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1943年9月24日,徐悲鸿画展在成都祠堂街时四川美术协会会所开展,展览期间因徐氏对蜀中画家在国画山水"写生"问题的批评而诱发四川本土美术界"保守"势力的质疑并引发论争.本文依据报纸文献等所见材料,力图对此次论争的起因经过进行史实考察还原,并由此从艺术社会史等视点论及战时成都地区美术界的生态环境及对国画改良等问题的理解与实践.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何禹珩
展开 >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
关键词:
徐悲鸿
罗文谟
四川美术协会
国画改良
艺术市场
出版年:
2024
美术观察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107
ISSN:
1006-8899
年,卷(期):
20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