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技术现象学背景中"第三记忆"的生成及其数字化问题
技术现象学背景中"第三记忆"的生成及其数字化问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5G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引导着社会的剧变.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现象学的立场上对现实社会问题展开深思.他批判了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而转向技术现象学的立场,时间性问题是论战的中心,尤其是工具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性由此在的"操心"开启,这种"操心"不仅在人的忧虑中,也包含在照片、文字、电影等工具内.但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器具本身,而是信息技术对文化工业施加的统摄力,大量由数字编写的记忆产品对每个个体意识加以填充,导致个体意识逐渐走向同质化和扁平化.新世纪"利比多经济"形势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担忧,甚至不得不警惕文化工业的数字化趋势——任何有关生命的一切恐怕都将承受这场被数字化改造的命运.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蒋亚文、李蔚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美术教研组
关键词:
电影现象学
技术现象学
斯蒂格勒
第三记忆
文化工业
数字化
出版年: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
0.137
ISSN:
1003-2592
年,卷(期):
2024.
(11)
参考文献量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