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被多数人认为完全是一种性理论,这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是"泛性论"评价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泛性论"的评价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是误读.在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中,"泛性论"评价可分为两种:第一,否定弗洛伊德的性理论,进而全盘否定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第二,否定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同时肯定弗洛伊德理论的美学价值."性化"直接导致对弗洛伊德理论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了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借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建永
展开 >
作者单位:
唐山学院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弗洛伊德理论
性化
出版年: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
0.137
ISSN:
1003-2592
年,卷(期):
2024.
(11)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