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丑角舞蹈美学意蕴论析
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丑角舞蹈美学意蕴论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巴赫金将日常生活中的"狂欢"现象理论化,认为狂欢式行动具有大众性、全民性以及颠覆性.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看,丑角舞蹈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活泼性.通过灵动的身体来张扬多样性的生命样态,让人们感受到生命力的勃发;二是敞开性.以夸张的舞蹈动作打破日常秩序与节奏,不断向平时未曾瞩目过的边缘人物、边缘空间和边缘生活延伸;三是反叛性.以戏谑的姿态来挑战严肃的律令体系,从而释放出对压抑秩序的不满情绪.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沁怡
展开 >
作者单位: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舞蹈学院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理论
丑角舞蹈
美学
出版年: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
0.137
ISSN:
1003-2592
年,卷(期):
2024.
(1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