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赵无极"笔势"文化性溯源

赵无极"笔势"文化性溯源

扫码查看
研究赵无极光色变幻的笔墨印迹,及其传统意象的独特韵律,追溯赵无极作品背后美学内核的嬗变过程及在东方传统文化框架下如何生发"中式"的笔触概念.赵无极在20世纪50年代绘画风格激烈变化时期的作品,产生具有西方三维空间和中国"书画同体"的实践性美学特征,原因在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呈现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下的笔墨语言的运用.前者是其对绘画处理方式的兼用和借鉴,后者作为其艺术风格发展的土壤及其内心的向外延展,呈现出赵无极作品中更为具体、形象的风格特点和绘画语言,亦为当下艺术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于宝月

展开 >

湖南师范大学

赵无极 绘画 笔势 美学 传统文化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0.137
ISSN:1003-2592
年,卷(期):20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