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神话学视角解读"空桑"

从神话学视角解读"空桑"

扫码查看
对于古代文献中的"空桑"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较为常见的有地名、瑟名与神树之名三种解释.当"空桑"被释作地名时,无法依据不同文献的记录确定其具体之所在,并且有可能是神话虚构之地名."空桑"作为瑟的代称时,其命名依据主要有产地与材质两种解释.最后,围绕着"空桑"出现了一些"树木生人"的叙事,这可能与先秦时期的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有关.三种不同的解释背后都能找到神话的痕迹,因此"空桑"的多义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这也印证了比较神话学中关于神话与同音异义词之间关系的论述.这种多义之间的联系也使"空桑"在文学中呈现出意义不定的模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李丰

展开 >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空桑 地名 符号 神话学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0.137
ISSN:1003-2592
年,卷(期):2024.(19)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