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时期,一般认为是从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即位到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这一时期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尚奇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影响到绘画创作,晚明绘画在笔墨、形象和赋彩三方面都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新奇面貌.对这种绘画面貌进行考察和剖析,可以看出晚明绘画在艺术观念层面的深刻转型,具体表现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之间身份边界逐渐消解、画家个性化的身份特征和画家主体性被凸显,以及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影响下商业意识向艺术活动的渗透.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当中,这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次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