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得体理论的兴衰及其发展新契机

得体理论的兴衰及其发展新契机

扫码查看
得体理论曾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与贺拉斯等人在论到文学作品的得体时,基于接受者的不同需要或作家的不同意图而将作品进行分类,并对作品中的内容与风格作出相应规定.这种得体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但也呈现出固化的发展趋势,并在 20 世纪遭到全面的颠覆.得体理论本应关注的重点是在特定环境或场合中整体的和谐与作品各要素的搭配妥帖,但在固化的分类和严格化、标准化的得体要求下,特定环境被简化为几种固定类型的环境或场合,作品被简化为几种类型,得体理论退化为一系列公式的简单相加和元素间的机械匹配.全新的得体理论研究必须从回答"具体的环境和场合为何"等问题开始,而非在询问前就将其分类.在生态视野下,得体理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生态批评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这种新的批评视角为得体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得体理论自其诞生、衰微,直至在新的批评视角下重获生机,这一过程映射了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持续演进.该理论不仅记载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历史演变轨迹,亦向我们昭示,任何理论体系均需与时代同步,适应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维系其生命力与影响力.

朱翠凤

展开 >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得体理论 兴衰 具体环境 发展新契机

2024

美与时代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

影响因子:0.137
ISSN:1003-2592
年,卷(期):20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