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诗经》中植物形象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以《豳风·七月》为中心

论《诗经》中植物形象在教学中的美育作用——以《豳风·七月》为中心

扫码查看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涉及植物种类最多的一篇,共有桑、黍、枣、麦等23种,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种植、采桑、织布等生产活动情况,揭示了周朝以农为本的立国思想.《诗经》中描写的植物意象在注重其客观实用性之外,也对中国诗歌的立象尽意表达方式,象征比德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与之相关的课堂教学中充满美育意味.

江朝辉、莫莉荣

展开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诗经 豳风·七月 植物意象 美育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20)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

2020GKSYGB112021C418

2022

美与时代(下旬刊)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下旬刊)

影响因子:0.102
ISSN:1003-2592
年,卷(期):2022.(3)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