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评价

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评价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血常规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异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医院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凝血检验、血常规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压脉带各时间点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脉带时间在3 min时,APTT、TT、PT水平低于即刻(P<0.05);压脉带时间在3 min时,RBC、HGB水平高于即刻,WBC、PLT水平低于即刻(P<0.05);离心前、后放置2 h和4 h对FIB无明显影响(P>0.05);离心前、后放置时间不同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前、后放置2 h和4 h对HGB无明显影响(P>0.05);离心前、后放置时间不同RBC、WBC、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脉带时间及离心前、后标本放置时间均可对大部分凝血检验指标、血常规检验指标造成显著影响,致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在实际凝血检验、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需重视指标变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真实性、可靠性.

刘云洪

展开 >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凝血检验 血常规 影响因素 控制变异

2022

母婴世界
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母婴世界

影响因子:0.042
ISSN:1671-2242
年,卷(期):2022.(1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