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阐释、理解与文本——关于儒学阐释传统
阐释、理解与文本——关于儒学阐释传统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阐释思想史上,理解与阐释的边界相对清晰,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意义域,也联系着不同的概念群.前者面向文本追求理解的"自得",而自得者总是以"述而不作"的还原者身份自居;而后者指向了阐释的话语实践本质,总是力图将一己自得之见带到公共理解的层次上.如果说西方人通过"理解"将"阐释"封闭在此在的生命世界,进而把文本当成了思想的试验场,则中国人更倾向于通过"阐释"把"理解"导向社会生活的实践领域,并力图把自己的言说建立在可靠的文本基础上.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郑伟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阐释
接受
理解
自得
文本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19ZDA264
出版年:
2022
名作欣赏
北岳文艺出版社
名作欣赏
影响因子:
0.281
ISSN:
1006-0189
年,卷(期):
2022.
(7)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