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明至清初黔楚两省交界地区的归属争议
明至清初黔楚两省交界地区的归属争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明初创设卫所制度,在思州、思南二宣慰司领地内安插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隶属湖广都司;永乐朝平定田氏土司内战后,将其肢解为思州、石阡、新化、黎平、思南、乌罗、铜仁、镇远八府,隶属贵州布政司,由此形成黔府楚卫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军事区与行政区互相牵制,以利于控制地方、加强统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格局带来了诸多弊端,引发了黔楚两省关于交界地区归属的长期争议.为了维护统治,犬牙相制的局面终明一代相沿不改,两省争议悬而未决.入清以后,随着经营西南的深入,朝廷大行改革,最终将卫所全部划入贵州、归并府县,从而结束了这场漫长的争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春宏
展开 >
作者单位:
绍兴图书馆,浙江 绍兴 312000
关键词:
明至清初
黔楚两省
交界地区
府卫分属
犬牙相制
归属争议
出版年:
2024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0.218
ISSN:
1672-3724
年,卷(期):
2024.
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