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扫码查看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普惠金融新模式,以其科技性和靶向性优势有效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正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金融排斥理论、包容性增长理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普惠金融理论。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发展,但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仍受一些因素制约,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金融资源供需失衡,村民金融素养和意识欠缺等,为此,要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供需匹配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数字金融素养和认知,营造包容性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氛围。

郝紫瑜、于营

展开 >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全面振兴 理论基础 实践路径

2024

当代农村财经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当代农村财经

影响因子:0.157
ISSN:1007-3604
年,卷(期):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