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民族地区脱贫人口跨省务工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州省旧州村为例
民族地区脱贫人口跨省务工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州省旧州村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外出务工是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的重要途径,在贵州省内提供适合脱贫人口就业岗位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跨省外出务工是众多脱贫群众的重要选择.以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旧州村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民族地区脱贫人口跨省就业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跨省务工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 16~40 岁之间,男性居多,学历主要为小学和初中,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跨省流动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务工地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受学历和专业技术的制约,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中建筑、制造和手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务工人员获得务工信息主要是靠亲友和同村帮传带,依靠政府提供的平台就业很少.基于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加强对脱贫人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加强组织和引导,建立健全跨省就业信息平台;提高脱贫人员跨省务工的组织性,加强对其权益保护.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罗美丽、梁龙
展开 >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脱贫人口
跨省务工
学历与收入
权益保护
出版年:
2024
农村经济与科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农村经济与科技
影响因子:
0.297
ISSN:
1007-7103
年,卷(期):
2024.
35
(4)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