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体性在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被分为享受主体性、参与主体性与评价主体性.参与主体性是基础,享受主体性是动力亦是目的,评价主体性是支撑与保障,三者相互影响、有机耦合,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农民主体性发挥机制.村社理性作为村庄的主体性能够带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以"村社理性"为主导发展模式,带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村集体作为村民的保护机制,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降低村民面对资本的交易成本与风险性.同时,也是村民进步的助推器,激发村民自主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化是"村社理性"发挥作用的关键途径,通过营造公共空间,举办集体活动,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以情感和文化为纽带强化村庄组织化基础.将原子化的村民变成共担成本、共享收益的村社共同体成员.构建农民主体性发挥路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村民发展能力,实现村庄内生性发展.为了防止出现缺乏农民参与的村庄建设,村社共同体需要积极行动,维护村民的微观需求,激发农民的自主性,同时以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