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NFC杨梅汁加工及贮藏环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NFC杨梅汁加工及贮藏环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超高压杨梅汁在加工(榨汁、杀菌)及贮藏(1~3周)环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杨梅汁以变形菌门为主,以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蓝藻菌属(Cyanob ac te ria-norank)、假单胞细菌属(Pseudomonas)、Mitochondria-norank、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为优势菌属。在加工环节杨梅汁以蓝藻菌属为主;在贮藏期杨梅汁中优势菌种属由蓝藻菌属变为葡糖杆菌属和醋酸杆菌属;500 MPa/5 min超高压实验组以蓝藻菌属为主,而延长处理时间和反复泄压方式改变了优势菌属(分别为醋酸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研究结果全面地展现杨梅汁在全产业链中微生物多样性及演替变化,为更好地控制杨梅汁中微生物奠定数据基础。
Microbial Diversity of NFC Chinese Bayberry Dur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Period

宣晓婷、崔燕、程焕、邓文艺、尚海涛、林旭东、张铁、凌建刚

展开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400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湖南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超高压 杨梅汁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宁波市科技计划宁波市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宁波市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019C101042019C100332017YFD0400703-52019CXGC004

2022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 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协会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影响因子:0.209
ISSN:1671-9646
年,卷(期):2022.(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