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荷珠新配》到《九歌》:兰陵剧坊的兴起与衰落
从《荷珠新配》到《九歌》:兰陵剧坊的兴起与衰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兰陵剧坊是中国台湾现代戏剧的重要象征.它的兴衰和1980年代台北的"小剧场运动"重合,并与1920年代北京的"国剧运动"有着类似的轨迹:由留学纽约的知识分子推动,希望以西方最新的戏剧知识结合中国戏曲及文学遗产,创造具有国族特色的新戏剧.然而,其陈义过高,远非业余的审美与技术水平所能支持,虽然一度引发热潮,最后却不了 了之.本文拟透过兰陵的发展史,以《荷珠新配》(1980)与《九歌》(1985)两个作品为其上升和下降的节点,重探台湾地区1980年代的戏剧运动在中华文化溯源与"二度西潮"的影响下生成、变化及衰落之原因,并且为欧美戏剧知识(格洛托夫斯基客观戏剧)在台湾地区的传布与接受留下记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佳棻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兰陵剧坊
《荷珠新配》
《九歌》
格洛托夫斯基
出版年:
2024
南大戏剧论丛
南大戏剧论丛
ISSN:
年,卷(期):
20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