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偏叫鬼怪闻断弦:20世纪中后期香港《聊斋》改编电影中的"作者景观"
偏叫鬼怪闻断弦:20世纪中后期香港《聊斋》改编电影中的"作者景观"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中期开始,《聊斋》的文学传统投射于银幕,生成双重景观:作为显像景观的"女性鬼怪"与作为隐性景观的"作者景观"."作者景观"是布斯"隐含作者"的创造性变体,是彼时"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表征,也奠定了华语电影世界人鬼恋情节的银幕传统."作者景观"嵌套在显像的寄情对象和真正的隐含作者之间,作为影像传统特有的造物,为文化共情者提供线索,通过复述寄情模型和延展抒情段落,在藏匿自身的同时,邀请并索取着识别.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思霖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景观
作者景观
隐含作者
出版年:
2024
南大戏剧论丛
南大戏剧论丛
ISSN:
年,卷(期):
20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