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 2021年 10-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某 10所幼儿园的儿童及儿童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通过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来评估儿童的体质量指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 31.2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低、男童、父亲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出生体质量(≥4 000 g)、胎龄(<37周)、剖腹产、生后 6月内非纯母乳喂养、补维生素D持续时间短(0~<6个月)、早期抗菌药物暴露、孕期体质量增加(>12.5 kg)、孕期未补叶酸是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父亲文化程度低、男童、父亲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出生体质量(≥4 000 g)、胎龄(<37周)、剖腹产、生后 6月内非纯母乳喂养、补维生素D持续时间短(0~<6个月)、早期抗菌药物暴露、孕期体质量增加(>12.5 kg)、孕期未补叶酸的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情况.社会各界也应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引起重视,建议重点关注生命早期因素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并做好一级预防,防止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胡宁宁、李玉凤、王仁媛、李婉君、林素兰

展开 >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生命早期因素 学龄前儿童 超重肥胖 危险因素

2024

护理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护理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705
ISSN:1008-9969
年,卷(期):2024.3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