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三种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三种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通过对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区县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数据分析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施用腐熟剂的水稻、玉米、油菜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容重和pH值;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分别对水稻、玉米、油菜后茬作物产量提高效果也较为明显,说明秸秆还田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节本增效的目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夏波
展开 >
作者单位: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01121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油菜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基金:
国家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14
南方农业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南方农业
影响因子:
0.596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14.
8
(5)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