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酵蒲公英黄酮的安全性评价及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发酵蒲公英黄酮的安全性评价及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扫码查看
以斑马鱼为模型,评价发酵蒲公英黄酮(Fermented Dandelion Flavonoids,FDF)的发育毒性并探讨其是否对特非那定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采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μg·mL-1)的FDF处理受精后7~9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至96 hpf,显微镜下观察其发育情况,24 hpf时记录胚胎自主运动频率,仔鱼孵出后记录心率、拍照测量体长、卵黄囊体积并统计孵化率,评估FDF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选择24 hpf的斑马鱼胚胎,设置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模型组(1.5 μg·mL-1特非那定)、FDF组(10、25、50、100 μg·mL-1)、特非那定(1.5 μg·mL-1)+FDF(10、25、50、100 μg·mL-1)组,记录48 hpf初孵仔鱼心率、拍照测量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探究FDF是否对特非那定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200 μg·mL-1的FDF处理可促进斑马鱼胚胎发育,高于250 μg·mL-1 FDF组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胚胎发育受到抑制,350 μg·mL-1孵化率为0;FDF暴露后胚胎自主运动频率显著降低(p<0.05);72 hpf时,FDF浓度高于50 μg·mL-1使斑马鱼仔鱼卵黄囊体积极显著增大(p<0.01),当FDF浓度在100 μg·mL-1以上时斑马鱼仔鱼体长极显著降低(p<0.01),250 μg·mL-1的FDF导致斑马鱼心率显著降低(p<0.05).建立特非那定诱导斑马鱼心脏毒性模型后观察到:48 hpf时,与对照组相比,高于10 μg·mL-1的FDF暴露使斑马鱼心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特非那定后斑马鱼心率极显著降低(p<0.01),SV-BA距离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模型建立成功.与特非那定组相比,10~100 μg·mL-1 FDF预暴露对斑马鱼心率和SV-BA距离均无显著影响,但25 μg·mL-1 FDF预暴露组对特非那定引起的心率降低有缓解趋势.研究表明,低浓度(≤100 μg·mL-1)FDF暴露可促进斑马鱼胚胎发育,对斑马鱼无毒性;高浓度(≥250 μg·mL-1)FDF有轻微的心脏毒性,抑制胚胎发育并降低孵化率;FDF对特非那定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黄镜潼、吴金保、朱陈圆、刘从富、王瑞芳、王园、安晓萍、齐景伟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草食家畜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发酵蒲公英 黄酮 斑马鱼 特非那定 安全性评价 胚胎发育 心脏毒性

2024

南方农业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南方农业

影响因子:0.596
ISSN:1673-890X
年,卷(期):202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