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识别

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识别

扫码查看
以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大米传统出口基地——浔郁平原为研究区域,利用其2005、2010、2015、2021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识别其驱动因子.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浔郁平原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较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了876.21 km2.其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其中:2005-2015年为迅速减少期,下降曲线陡峭;2015-2021年为缓慢增长期,上升曲线平缓,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仍任重道远.2)研究期内,耕地转为林地是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最主要模式,但历年耕地转为林地的总面积及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建设占用耕地是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次主要模式并逐渐增强,耕地转为水域对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则逐渐减弱.3)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由沿浔江、郁江东西走向线性分布,转变为郁江上游两岸块状分布.桂平市和平南县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港北区、港南区及覃塘区则面临较大压力.4)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布差异受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共同作用,但后者的影响力更为强烈,"第二产业总产值""人口密度"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是位列影响力前3的单因子.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两两交互,对浔郁平原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力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密度"始终是位列影响力前2的交互因子.

朱春丰

展开 >

桂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广西 贵港 537200

浔郁平原 耕地非农化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2024

南方农业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南方农业

影响因子:0.596
ISSN:1673-890X
年,卷(期):202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