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乌龙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 2022年 1月—2023年 4月市售的 120 份大红袍样品,采用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 65种农药的残留情况,并依据GB 2763-2021标准判断其农药残留污染状况,掌握漳州市售大红袍中农药残留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20 份大红袍样品总体合格率为100%,82份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 68.3%,检出农药 19 种,均为非禁用农药.不同种类农药的检出率依次为杀虫杀螨类(47.50%)>杀菌剂类(16.60%)>除草剂类(4.16%),检出的 19种农药残留中检出率大于10%的农药残留主要有唑虫酰胺(47.50%)>联苯菊酯(28.33%)>吡唑醚菌酯(20.80%)>氯氟氰菊酯(15.80%)>苯醚甲环唑(15.00%).市场流通大红袍茶叶总体上农药残留情况良好,在茶叶生产中茶农及企业常用的农药以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吡唑醚菌酯居多,且农药残留的检出量也远小于限定值,说明在大红袍茶叶生产区相关监管部门对禁用农药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和指导,茶农对用药有基本的认知.